首页

女奴舔鞋

时间:2025-05-29 01:30:14 作者:赛事为媒 “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”福建宁德发出“求贤令” 浏览量:79011

  中新网福建连城2月24日电 题:“客家祖地”走古事闹元宵:延续先辈敢闯敢拼的精神

  中新网记者 张金川

  “客家人就是很爱热闹的,走古事民俗活动非常精彩!”第一次前来观看走古事的“洋媳妇”奇娜直呼大开眼界。

  2月23日、24日,素有“山村狂欢节”美称的走古事,在“客家祖地”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罗坊乡连续两天激情上演,吸引数以万计海内外宾朋相聚连城,奇娜的身影也在其中。

  “我要把记录下来的内容分享给到阿根廷的朋友们,让他们多看看多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的美好。”从阿根廷嫁到龙岩市长汀县的奇娜说。

  连城客家元宵节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被誉为“中国客家狂欢节”。每年元宵佳节期间(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),连城县客家民俗活动丰富多彩。

  24日中午,在位于连城县罗坊乡下罗村的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“云龙桥”前的清岩河中间,七棚“古事”一字排开,上千名村民在河里泼水浸湿,河两岸挤满数万各地观众。

2月24日,连城县罗坊乡水中走古事闹元宵。中新网记者 王东明 摄

  “嗵!嗵!嗵!”随着三声神铳的巨响,村民抬起古事逆水狂奔,你追我赶,争先恐后。岸上的观众也心潮澎湃、激动不已,不由得发出欢呼声、呐喊助威声。

  每年春节正月初三、初四,抬“古事”的男丁青年要上山锻炼脚力,到正月十二开始斋戒三天,正月十三晚净浴,换新内衣。正月十四上午十点许,他们穿上统一彩服,抬着“古事”,以天官领路,跟随“古事”六棚,后有菩萨轿、万民宝伞、彩旗和十番音乐、鼓乐队,一路鸣铳,来到罗坊的屋背山坪。在数以万计的乡民和游客围观中,一个个精神振奋,在呼喊着“嗬!嗬!”声中开始竞赛,戳力奔走。

  正月十五日上午,“走古事”仍依十四日走法。到十一时许,“古事”列队从“云龙桥”旁下河床,鼓乐队先互泼水透湿,然后响三铳,“古事”棚蜂拥下水,逆水而走,竞争激烈。

  “走古事是一种传统的客家风俗,就是将小孩装扮成古代的官员,然后站在一个木栏上,由人们抬着游行。”连城县武术协会副会长罗金富告诉中新网记者,罗坊乡的走古事独具特色,是当地人为纪念祖先不远万里跋山涉水、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由中原迁徙而来。

2月23日,连城县罗坊乡走古事活动现场,一名孩童扮领先的天官主角。中新网记者 张金川 摄

  罗坊走古事共七棚(棚,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),挑选体壮胆大的十岁男童两名,按戏曲装扮,化妆脸谱,身着戏袍,一名扮领先的天官主角,一名扮护官的武将。天官直立在一条铁杆上,腰身用铁圈固定,武将坐立在轿台上,成两个层次。轿台由木柱镶成方形框架,四周饰上精美的画屏,两根轿杆,每棚约四百余斤,须用二十人抬。

  罗坊走古事不但要在岸上狂奔竞速,更需在水中逆流争渡,通过在水中、陆上奋勇争先,用以展现先祖奋勇拼搏、力争上游的创业精神和教育、激励后人。罗金富说,祖先号召族人要团结要拼搏,让大家有个统一协调、团结奋进的精神。

2月23日,连城县罗坊乡走古事活动现场,轿棚上绑坐两位化妆成古代人物的孩童,两人一高一低组合成一棚。中新网记者 张金川 摄

 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,轿棚上绑坐两位化妆成古代人物的孩童,两人一高一低组合成一棚。据当地村民罗太金介绍,上面是文官,下面是武将,以前他化妆完还要去走古事,现在年纪大走不动了,就专门负责化妆。

  今年8岁的罗俊楠被选入当天“走古事”的第三棚,父亲罗益江给他悉心装扮。对于家乡这项传统民俗活动,罗益江每年都参与。他表示,希望这种敢闯敢拼的精神能延续下去,不管是他的儿子还是孙子,把这种非遗文化一直传承下去。(完)

【编辑:胡寒笑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广西隆林一辆大巴车行驶中发生侧翻 11人受伤送医

二是坚持能动履职。活用善用调解和解手段解决纠纷,实现双赢多赢共赢。在“五山丝苗”水稻植物新品种实施许可合同及侵权两案中,涉案企业均为种业头部企业且有长期合作基础,审理法院努力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,彻底解决宿怨,实现共赢发展。

武汉一高校师生捕鱼齐上阵 共享免费鱼宴

伊通社10月31日称,过去几个月来,该伊拉克组织一直在袭击巴勒斯坦和叙利亚被占领区的以色列目标。该组织一再表示,只要以政权继续对加沙进行“种族灭绝战争”和“侵略”黎巴嫩,他们就会加大力度对以目标采取军事行动。

黎媒:停火协议生效当天以军在黎以边境地区开枪

以中老铁路的“澜湄快线”为例,其已从最初的每周三趟,到现如今的每天两趟,开行频次不断增加,货运量节节攀升。昆明海关数据显示,2023年全年,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达421.77万吨,同比增长94.91%。

道中华丨请欣赏兰兰演唱的《凤凰飞进中国梦》中的精彩片段

在家风的熏陶下,习近平生活得十分简朴,穿衣吃饭概不讲究。近年来,他多次就“舌尖上的浪费”作出批示,要求开展“光盘行动”。2018年一次“到团组”,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,勤俭节约的习惯应该保留下去,“我家里到现在啊,盛在碗里的,一个饭粒都不能丢了”。

时政纪录片丨沧海横流破浪行——习近平主席喀山之行纪实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